365838.com2007年-2012年省级以上立项课题汇总表
发布时间:2012-07-12 浏览次数:0
365838.com2007年-2011年省级以上立项课题汇总表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起止年限 | 负责人 | 拨款单位(万元) |
1 | 手性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2007-2009 | 宋会花 | 国家基金(26) |
2 | 可控单分散微米/纳米结构中空TiO2微球的无模板醇热合成及机理研究 | 2007 | 魏 雨 | 国家基金(8) |
4 | 中药三维荧光图谱解析及荧光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 2007-2009 | 魏永巨 | 国家基金(27) |
5 | 新型稀土芳香族羧酸配合物的合成、 表征及热分析动力学的研究 | 2007-2009 | 张建军 | 省基金(4.5) |
6 | 可见光催化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 2007-2009 | 魏 雨 | 省基金(5.5) |
7 | 水溶性1,5-苯并硫氮杂卓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2007-2009 | 张 萍 | 省基金(4.5) |
8 | 多重信号响应型有机低分子双组分智能凝胶的制备 | 2007-2009 | 于海涛 | 省基金(4.5) |
9 | 双组分有机凝胶中粘胶因子光化学反应立体选择性研究 | 2008-2010 | 于海涛 | 国家基金(28) |
10 | 多金属氧簇诱导的吡啶类配体原位反应机理研究 | 2008-2010 | 韩占刚 | 国家基金(18) |
11 | 取代元素对镁基储氢合金结构和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 2008-2010 | 孟令鹏 | 国家基金(28) |
12 | 可溶性1,5苯并硫氮杂卓类化合物的 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2008 | 李媛 | 国家基金(8) |
13 | Met-Cars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 2008 | 马庆敏 | 国家基金(2) |
14 | 介孔氧化锆的组装、机理及性能研究 | 2008-2010 | 宋秀芹 | 省基金(5) |
15 | 有机羧酸手性微孔配位聚合物的自组装和催化性能研究 | 2008-2010 | 宋会花 | 省基金(4) |
16 |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在弱相互作用体系中的应用 | 2008-2010 | 曾艳丽 | 省基金(4.5) |
17 | 环尿素合成新方法的研究 | 2008-2010 | 张占辉 | 省基金(4) |
18 | 大气污染中一些重要化学反应过程 的理论研究 | 2008-2010 | 孙政 | 省基金(4.5) |
19 | 官能团化的取代环戊二烯基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反应性 | 2008-2010 | 林进 | 省基金(4) |
20 | 白光LED新型钨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008-2010 | 石士考 | 省基金(2) |
21 | 可见光催化氧化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及性能研究 | 2008-2010 | 陈汝芬 | 省基金(3) |
22 |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理论方法研究弱键结构 | 2009-2011 | 曾艳丽 | 国家基金(25) |
23 | 新型烷(芳)氧羰基异氰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009 | 张占辉 | 国家基金(15) |
24 | 共存铁(Ⅱ)对水合氧化铁吸附重金属离子行为的影响 | 2009-2011 | 刘 辉 | 国家基金(33) |
25 | 1,5-苯并硫氮杂卓抗真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2009-2011 | 李媛 | 省基金(4.5) |
26 | 左旋芹菜甲素的手性制备方法研究 | 2009-2011 | 孙京国 | 省基金(4.5) |
27 | 儿科中成药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 2009-2011 | 杨莉丽 | 省基金(4.5) |
28 | 水体颗粒物对典型光催化剂性质和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 2009-2011 | 马子川 | 省基金(4.5) |
29 | 基于季铵盐支撑层状金属配合物固-固相 变绿色贮热体系的研究 | 2009-2011 | 武克忠 | 省基金(5) |
30 | 发光配合物在改性层状磷/膦酸锆中的插入化学研究 | 2010-2012 | 石士考 | 国家基金(33) |
31 | 新型1,5-苯并硫氮杂卓抑菌活性、构效关系及与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2010-2012 | 李媛 | 国家基金(40) |
32 | AIM和ELF理论方法及应用的新拓展 | 2010-2012 | 郑世钧 | 国家基金(32) |
33 | Pr5Co19型合金吸/放氢循环稳定性及氢化物和固溶体之间相转化的研究 | 2010-2012 | 柴玉俊 | 国家基金(20) |
34 | 中药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标准化问题研究 | 2010-2012 | 魏永巨 | 国家基金(36) |
35 | 光催化水净化过程中固体杂质的影响机制 | 2010-2012 | 马子川 | 国家基金(33) |
36 | 非金属掺杂TiO2的可见光活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 2010-2012 | 张艳峰 | 省基金(5) |
37 |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结构、成键作用及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 2010-2012 | 孟令鹏 | 省基金(5) |
38 | 离子液体中生物质转化为呋喃类化合物的非铬盐催化反应体系研究 | 2010-2012 | 刘庆彬 | 省基金(5) |
39 | 仿生酶催化剂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2010-2012 | 孙政 | 省基金(30) |
40 | 生态补铁剂-卟啉铁的吸收机制研究 | 2010-2012 | 耿丽娜 | 省基金(3) |
41 | 固体超分子中手性诱导光反应立体选择性研究 | 2010-2012 | 于海涛 | 省基金(5) |
42 | 发光生色团与无机层状基质的杂化组装、能量传递及荧光增强 | 2010-2012 | 石士考 | 省基金(5) |
43 | 新型环状过氧化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2011 | 张占辉 | 国家基金(12) |
44 | 有机凝胶中分子间[2+2]光环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研究 | 2011-2013 | 于海涛 | 国家基金(38) |
45 | 分子中电子能量密度拓扑分析的新模型和新方法研究 | 2011-2013 | 孙政 | 国家基金(33) |
46 | 基于季铵盐支撑层状金属配合物固-固相 变绿色贮热体系的研究 | 2011-2013 | 武克忠 | 国家基金(37) |
47 | 光催化水氧化Fe(Ⅱ)反应体系对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的协同作用 | 2011-2013 | 陈汝芬 | 国家基金(35) |
48 | 碳纳米管上纳米铂等金属颗粒的直接水热合成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 2011 | 丁克强 | 省基金(5) |
49 | 磁性纳米材料催化的多组分一锅反应研究 | 2011 | 张占辉 | 省基金(5) |
50 | 稀土-自由基功能分子磁性材料的组装及性能研究 | 2011 | 王淑萍 | 省基金(5) |
51 | 用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理论研究有机金属簇合物中的化学键 | 2011 | 李晓艳 | 省基金(5) |
52 | 磁性稀土材料腐蚀机理研究及信息分析 | 2011 | 谷宁 | 省基金(5) |
53 | 功能化多酸吡啶类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2011 | 韩占刚 | 省基金(3) |
54 | 有机金属团簇中化学键性质及其催化活性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 2012 | 李晓艳 | 国家基金(27) |
55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高效染料的设计与分子工程 | 2012 | 刘 博 | 国家基金(25) |
56 | 结构缺陷对金属氢化物储氢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 2012 | 孟令鹏 | 国家基金(60) |
57 | 离子液体为溶剂热解制备金属颗粒机理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 2012 | 丁克强 | 国家基金(60) |
58 | 新型氮氧自由基功能配合物的组装、磁性及热化学性质研究 | 2012 | 王淑萍 | 国家基金(50) |
59 | 中药三维荧光检验法研究 | 2012 | 魏永巨 | 国家基金(14) |
60 | 同步辐射研究可见光响应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的局域结构和电子结构 | 2012 | 张艳峰 | 国家基金(48) |
61 | 新型含氮/氧供体原子手性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催化性能 | 2012 | 宋会花 | 国家基金(10) |
62 | 疏水性介孔MnO2的制备及催化VOC性能研究 | 2012 | 吴银素 | 国家基金(10) |
63 | 分级多孔金属氧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 2012 | 马子川 | 省基金(5) |
64 | 四卤合金属酸(Ⅱ)二烷基铵二元相图及热致相变贮热性能的研究 | 2012 | 武克忠 | 省基金(5) |
65 | 基于有机羧酸类手性配体的配合物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 2012 | 宋会花 | 省基金(5) |
66 | 有毒污染物在铁氧化物/水界面的吸附及可见光催化降解研究 | 2012 | 刘辉 | 省基金(5) |
67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新型高效染料的合成与器件性能研究 | 2012 | 刘博 | 省基金(3) |
68 | 多孔块体材料的储氢和电化学性能及机理研究 | 2012 | 柴玉俊 | 省基金(3) |